扬 师 大 社 团 风 采 , 展 敬 敷 青 年 风 貌 。

 
校园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: 首 页 >> 正文
《安庆晚报》一期报道我校两则感人新闻
发布时间:2014-04-29 浏览次数:

  4月24日,《安庆晚报》在该报的第5版和第6版,分别用整版和大半版的篇幅报道了我校的两则感人新闻:《80后“环保哥”的后山日记》和《特殊“成绩单”感恩父母》。
  “环保哥”是对我校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三学生于艳洋的昵称,一年来,这位“环保哥”不间断地坚持往返近10公里山路,只为能让龙山校区的青山变得干净,带上笑颜。在默默付出的同时,作为古代文学研究生的于艳洋还发扬“文献”意识,将他捡拾鹅公山垃圾的行为保留在了日记里。也许他的这本日记,有朝一日真的能成为我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份珍贵记录。
  除了“能写”的于艳洋,来自美术教育专业2010级的刘梦娜,在她即将毕业的大四这年也发挥了“会画”的专业优势,前后耗时40天,用她手中的画笔向父母奉献了自己的“成绩单”。看到凝聚着女儿深情密意的工笔画,刘爸爸和刘妈妈一定也会倍感欣慰。刘梦娜完成了这幅工笔画,也为自己在“感恩”这堂人生必修课中拿到了优秀的“成绩单”。(宣传部)

80后“环保哥”的后山日记

作者:陈东 柯慧敏

  2013年3月6日 晴 周三
  
近来登山一直想着拾路边的垃圾,今天果然实现了这个梦想。就地捡了个小塑料袋,随后换了个大的,满满的,很有成就感……
  
2013年3月10日 阴 周日
  
今天可是相当冷,由夏天降至冬天。早上出门直接穿了羽绒服。捡垃圾的塑料袋不翼而飞了,登山捡了两个小的作为垃圾袋,装得满满的,后来竟然裂了,只好用手把它们夹一起……
  
2013年3月11日 晴 周一
  
天好了些。早上忘记带塑料袋,在三岔路捡了个编织袋,倒是给力竟然把它装得满满的,捡到文曲亭子下方首个阶梯角……
  
2014年3月9日 晴 周日
  
难得的晴日!下午到后山捡垃圾了,整整一编织袋。好多游人。来回用了2小时……
  
这是一本日记,描述青山蜕变,记录生活琐碎,更像是一部心路历程,勾勒一个80后小伙的环保梦。日记的作者是安师院文学院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三学生于艳洋,他从初中开始坚持写日记,一字一句,饱含学习、生活、感慨和期许,平淡中有波澜,琐碎中彰显大义。自从读研究生以来,他用1万余字记录下一座山的变化。

  爬安师院新校区后山鹅公山一年多,隔一两天捡回两三袋垃圾,如果把这些垃圾撒在地上,现在几乎能覆盖山间所有的山路,如果不是网友发在论坛上的几张照片和文字,27岁的于艳洋依旧默默无闻。自从他的事迹经网络流传开来,在校园里引起不小的轰动,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“环保哥”。

独行走出环保“长征路”

  4月18日,记者见到于艳洋时,只见他身穿蓝色休闲服,灰色运动裤外加一个背包,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。于艳洋告诉记者,每次登山前,几乎都是这身装备。于艳洋的宿舍离后山有近20分钟的步行路程,记者和于艳洋,刚踏进山脚仅2米宽的土路时,他便眼疾手快地将一个铝制垃圾用手捡起。于艳洋笑着说,现在环境好很多,记得刚开始要将一半埋在泥土中的垃圾用手扒出来,有时必须走小路到树林里去捡人们丢下的垃圾。有一次,他看到山顶文曲亭附近有很多垃圾,部分路窄,坡度大,树林茂密,结果是下去容易上来难,手被树枝划伤了七八道伤痕。至今,在他的手上还能看到深浅不一的伤痕。记者了解到,每次来后山捡垃圾,往返大约需1-2小时,大约要走近10公里路。一年多的时间,他用脚步丈量出了一条后山环保的“小长征”。

默默无闻做起清道夫

  据了解,2013年,前往学校后山鹅公山练习普通话的于艳洋发现,山间风景秀丽,坡度较缓,很适合人们锻炼和休闲。但是由于垃圾桶设在山脚,加上部分人环保意识较弱,人们习惯将随身携带的塑料袋、玻璃瓶、矿泉水瓶等垃圾丢弃在树丛和石缝中。污染后的后山,逐渐成为校园靓丽美景中的一处死角,于艳洋看在眼里,急在心中。于是,便打算靠自己的力量为后山做点什么。此后,每次他在登山时都会捎上垃圾袋,在学习的同时捡拾路边的垃圾,从此后山多了一名默默无闻的清道夫。

进入公众的目光有点意外

  于艳洋的成名似乎也很戏剧化,但在他本人的眼里,却是一场意外。日记中记录:“3月29日,周五,天气晴,继续打‘攻坚战’,到凉亭处,同班同学郭燕看到了我,她和一同学爬山,和我小聊了会儿……3月30日,周六,上午继续上山,进行最后的‘围歼战’,垃圾基本没有了,编织袋也光荣退役了。郭燕昨天和同学们说了爬山一事,不少同学去了后山……”事后记者了解到,同班同学张勇锋悄悄地拍下了于艳洋清理垃圾时的照片,将照片发到了网上。作风一向低调的于艳洋未曾发现,直到后来随着网络传播,让他进入了公众的目光。而在他看来,这只是举手之劳。“我当初做这个事情,没想过出名,我只是想保护环境。”于艳洋说。

他让青山带笑颜

  他让青山带笑颜的同时,也影响了前来登山的人们,许多人都自觉带走垃圾。附近车津小学的胡老师每天都来鹅公山锻炼,至今已有6年时间。据他介绍,以前上山的路旁,覆盖着一层垃圾。现在从山脚走到山顶几乎看不到垃圾,比以前干净了很多。有个小伙子经常来这捡垃圾,真的很不错,大大改善了这里的环境。同样在日记中,于艳洋记录下:“2013年6月1日,附近一个常爬山的小学老师,说自己爬山5年了,又夸了我捡垃圾行为好,说他的儿子在清华读书……”
  
捡垃圾过程中,于艳洋也遇到过不少让他感到难过的事情。“垃圾挡不住,每每会有,想了很多关于抑制、警醒、提示的方法,可是考虑到其中的复杂性,还是感觉有压力。模仿旅客留言簿的模式弄个游客留言簿,还有就是把栏杆上的塑料袋分别贴上标签‘垃圾袋’。可是贴的宣传单也被划了几下子,是用钥匙弄的。”于艳洋说,也有让他感到很温暖的事,“去年4月18日,有人在我的宣传单下系了一根薄丝带,扎了蝴蝶结。”
  
不过,于艳洋也道出自己心中的顾虑,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,即将离开师院,回吉林老家。于艳洋说,现在他仍坚持去后山捡垃圾。虽然工作量已经减轻很多了,但还需要有人维持。走访中,记者了解到,师院13级新闻一班一群同学,知道学长即将离开校园,心里放不下的是离开后谁来继续。4月14日,他们主动扛起旗帜,和学长一起上山捡拾垃圾,完成后山的环保交接。

特殊“成绩单”感恩父母

作者:王霜霜 张丽

  荷塘月色下,两只鸳鸯在戏水缱绻,远处一只站在荷茎上的鸟儿饱含深情地回望着这对恩爱伉俪。这幅规格六尺的工笔画,从构思、设计到绘画均是出自毕业生刘梦娜一人之手。刘梦娜说,“这是送给父母的礼物。”

感情比技法更重要

  刘梦娜是安庆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2010级的学生,眼看着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即将走到终点,回想父母这些年的辛苦付出,她心存感激,耗时40天,亲手创作工笔画送给父母。刘梦娜说:“该是时候给他们一个交代了,所以选择送这份特殊‘成绩单’感恩父母。画上的这两只鸳鸯指的是我爸妈,而这只鸟儿就是我。为了方便他们理解,我特地选用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意象。通过这幅画我想告诉爸妈,以后无论女儿走多远,都会默默地守候着他们。”
  虽说工笔画和写意画同为国画的门类之一,但操作起来却比写意画费事得多,讲究工整细致,要求创作者用细笔一点点勾勒,细心描绘;由于历时漫长,很容易让创作者产生疲倦感。为了按预期完工,刘梦娜每天早上七点就要急匆匆地赶公交车去老校区的画室作画,直至晚上七点才能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宿舍。虽然辛苦,她却甘之如饴,“这是我怀着真情实感在作画,所以并不觉得累,反而很乐在其中。”刘梦娜说,有故事、有感情的画作才是有生命最触动人的,在创作中感情往往要比技法重要得多。

日夜担心的女儿长大了

  回想自己的绘画之路,刘梦娜坦言是父母的无私付出支撑她走到了今天。高中时期的刘梦娜贪玩、叛逆,为了让她顺利考上大学,妈妈放弃了工作,专职在家陪她画画,爸爸为了她也是费尽心血。
  “记得有一次爸爸来画室看我,我明知道他在窗外,还故意跟邻座同学聊天,惹得爸爸很生气,之后一个多月都没理我。从那以后,我才开始老老实实学习。”回忆与父母的点点滴滴,刘梦娜感触良多。“将来和爸妈待在一起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,所以现在很珍惜与他们的每一次相处。”
  刘梦娜说:“毕业那天,我会把这幅画和毕业证书一起送给父母,想告诉他们,你们日夜担心的女儿,已经长大了。”

 
©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 Reserved. 安庆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拥有所有版权
地址:大学生活动中心(第五食堂三楼) 网维护与技术支持:社联网络信息部